“阿拉楼里的电梯翻新好了,上上下下再也不用担心了。”近日,万里名轩小区54号楼的居民再也不用为乘坐电梯而担心害怕了,经过了两周的大修,这部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老电梯不仅更换了操作系统,还换掉了老化的零部件,由内而外重获新生。
(资料图)
电梯大修完成重新启用
从居民提出修梯诉求,到电梯大修启动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54号楼完成了评估、征询、确定维修方案、资金筹集等流程。也正是因为万里名轩小区在推进楼栋电梯大修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,帮助54号楼加快推进电梯大修事宜的落地。
“对于有维修诉求的居民楼,我们会对接专业的评估公司,对电梯进行整体评估,确定是维修还是更换。”万里名轩业委会主任夏爱萍告诉记者,根据前两次电梯大修的经验,他们发现修前评估不仅能帮助居民了解电梯维修的重要性,更能直观地让居民知道哪里要修、哪里要换、怎么修。
评估发现,54号楼电梯的钢丝绳,张力虽足,但摩擦力已无法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。“以往坐电梯会遇到突然停住、有持续声响、运行晃动等‘小毛小病’,检查之后才知道,表象背后还有更多的大隐患。”居民钱阿姨告诉记者,电梯安全关系到整栋楼居民的安全,马虎不得。通过专业评估,54号楼确定了大大小小维修更换项目33个。在协调会上,楼栋居民看着维修清单,对于大修的内容,大家都明明白白。
维保人员介绍维修情况
专业评估确保了维修项目的合理性,公平公开的维修费用分摊办法则是电梯大修成功落地的关键。而要让“关键”成为动力而非阻力,这背后离不开万里名轩居民区党总支、业委会和物业“三位一体”的共同协商推进。“我们之前已经推进了两栋居民楼的电梯维修及更换项目,总结了一定的经验。”万里名轩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洁芸告诉记者,经过摸索,楼组按照加梯按比例分摊费用的形式,制定了电梯大修费用分摊办法,且每栋楼的大修方案都会进行公示,依楼层的高低进行分摊的比例也需楼组居民全部认可通过。
分批实施、成熟一台大修一台,小区内三部已经完成大修的电梯,全部依照“没有必要更换的部件不换”“保留原先电梯的优越性”的原则下进行全面维修,维保公司在电梯大修中更换的零部件全部台账都有记录,做到修一台、账目清一台。
维修期间,业委会成员与物业一起主动上门,实时征集居民意见,调整方案,监督设备进场、旧件点验,动态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,将全过程协商贯穿于大修工作始末。
从小区16号楼第一部电梯大修经历的七次居民会议,50号楼第二部电梯大修的五次会议,再到此次54号楼组只通过两次会议就顺利通过了电梯大修的维修事宜,在党建引领和红色物业、红色业委会“双业红”协同发力之下,小区电梯大修推进越来越顺畅,并形成了电梯大修“名轩新模式”。
以万里名轩为样板,万里街道通过打造“比邻·双业红联盟”平台,将“名轩”模式复制推广至其他小区。下一步,万里街道在进一步完善“名轩”模式的同时,依托红色力量的加持,将深入摸索出小区电梯大修的万里经验,让更多居民受益。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关键词: